微信图片_20211126110933.png2021年12月4,由宝应县博物馆精心策划的《 “荷乡廉韵 清风有痕”馆藏廉政文物展》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一楼彦涵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以“廉”为主线,通过文物讲述历史上的廉政人物、故事和文物,分为“以镜为鉴、托物咏志、翰墨清风、勤廉从政”四个单元,展出瓷器、铜镜、印章、书画、拓片、扇面等廉政主题的馆藏文物80组(件),全面地展现了宝应本土文化传统和馆藏廉洁文化资源。

微信图片_20211203161739.png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源远流长。“廉,仄也。引申为清也,捡也,严利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以修德为核心、崇廉耻贪的廉政文化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廉”与传统文化中的“正”、“善”、“俭”等美德紧密相关,守廉首先在于立德。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坚持以“廉”为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或生活简朴、清正勤勉,或正直无私,惩恶扬善,或为民请命、造福乡梓,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千古佳话和垂范后世的风物遗存。

IMG_8628.JPG

宝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既是许多一心为民的官员的故乡,也是主政一地、造福一方的名臣良吏的事业起点。太医院院士仲兰、陕西按察使仲本、四部尚书朱士彦、霍山知县朱士达、巡按乔可聘和翰林院侍读乔莱父子、经学大师刘宝楠等一批清正廉明的官员名垂青史。他们留下的一段段有关勤廉为民的千古佳话,对后世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IMG_8627.JPG

在中国古代,镜子是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所以称为铜镜。铜镜正面光洁可照人影像,背面有装饰性花纹图案。最早是贵族才能使用的生活用品。唐太宗李世民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古人常把廉洁比作铜镜,寓意以镜为鉴、修身立德,由生活中照镜子的行为联系到对镜自省,端正品行,在后世广为流传。

6.jpg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是士大夫常用的文学手法。莲花高洁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与“廉”同音,将廉洁与作品相融,彰显君子清廉之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这样,我们就能永远植根于群众之中。”守得住清贫,才能想干事;吃得苦中苦,方能干成事。

图片10_副本.jpg   历史昭示未来,传承凝聚力量。宝应自古人文鼎盛,廉吏辈出,清风正气长存于世,如同流淌在荷乡大地上的悠悠清泉,代代传承,润泽着我们的心田。正所谓“知古而鉴今、见贤以思齐”,回望历史,我们在深刻感悟宝应厚重人文底蕴中,传承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本色,延续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唱响的是廉行天下、实干为民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