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市博物馆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团队走进东海县石梁河镇前代邑小学,开展党建引领“连博志学营”进校园活动。馆校双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

1.jpg

一堂历史文化课

作为“连博志学营”的“六个一”内容,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江睿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从“凌惠平”研究的最新发现,到“简牍”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到文明,从过去到未来,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了历史文化的特殊魅力。“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出去’,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将家乡的地方历史放到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大时空观念下去理解,更能激发孩子们了解港城地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江睿表示,“我们将积极利用馆藏资源,为连云港的广大未成年人特别是乡村孩子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感知和收益,不出校门就可以“参观”博物馆,也通过学校第二课堂,促进连博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jpg

一台馆藏文物图片展览

当党员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将展板安装完毕,洪荒郁州的崛起、东夷文明的发展、秦汉时期的富庶、唐宋瓷器的旖旎、明清市井的繁华,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参观过程中,孩子们一边听着讲解员老师的讲解,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记录印象深刻的文物和感悟。

    孩子们好奇而兴奋地聚集在展板前,对家乡的历史和文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被家乡的历史和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来自六2班的傅昌清同学告诉老师,今天第一次看到看到这么多精美的文物,感受到了家乡悠久的历史,希望有机会到博物馆展厅参观,让自己的见识更加开阔。

2.jpg

 一场文物修复体验活动

文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文物修复给了文物第二次生命。此次“连博志学营”的营地活动还包含了一项“文物修复工作”。活动中,孩子们了解文物修复的知识,通过实物模拟修复,亲手体验文物修复工作的基本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动手兴趣。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在新时代从幕后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而对于很多农村儿童来说,还是神秘不可触及的内容,“连博志学营”将文物修复体验带进了校园,让孩子们可以亲手触摸中华灿烂的文明,体会古人的智慧,也唤起了对文物修复“工匠精神”的认知,同时将文物保护意识根植于心。

  据悉,“连博志学营”六个一中的一台历史展,将留在学校里持续展出,市博物馆还专门“定制”了校园版的讲解词,送给前代邑小学以培育校园小讲解员,在校园里营造一块文博园地,让更多的孩子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感知文明,促进连博资源通过党建引领“连博志学营”源源不断地流淌进校园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