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办画展,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次回顾。7月26日至31日,“彦涵艺术研究展———90岁回顾”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彦涵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1916年7月29日出生于江苏连云港。少年时代的彦涵就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从中学时代起他开始组织学潮,反对国民党在对日战争中的不抵抗政策,由此被学校开除,后在其舅舅的资助下进入国立杭州艺专学习绘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彦涵于1938年投奔延安,在鲁艺学习了三个月后,前往了太行山的抗日战争前线,每天都在和死亡搏斗。这期间彦涵创作了无数反映与日军正面作战的作品:《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不让敌人抢走粮食》、《狼牙山五壮士》等,以及军民抗战的新年画,这些作品如今都已收藏于中、英、法、美等国的重要美术馆。由此彦涵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解放区木刻”时期,并成为了“解放区版画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而在之后的土改运动中,彦涵又创作了许多反映民主改革的作品:如《豆选》、《诉苦》和《向封建堡垒进军》等。全国解放以后,彦涵进入了他的“写实主义”时期。其中包括了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大型正面浮雕———《胜利渡长江》,同时也完成了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作品。1957年秋天,倡导革新的彦涵被打成右派,这成为了他一生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在长达21年的黑色岁月里,彦涵对人性有了最深刻的感悟,并在鲁迅小说的插图中表现出来。1979年春天,彦涵的“右派”帽子被摘掉,他的创作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充满了激情,风格趋于简洁,包含着哲理性。上世纪90年代以后,彦涵的绘画风格又再一次被刷新,抽象解构主义的绘画风格成为了彦涵艺术的主体。纵览彦涵一生的作品,可以说涵盖了中国这一百年中的各个时期。

  此次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彦涵艺术研究展”是一个以专业研究为目的的个人展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展览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介绍彦涵的人生历程和艺术演变过程。第二部分展出彦涵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和90年代后期最具代表性的油画、彩墨画和版画作品。第三部分是彦涵捐赠美术馆的作品和他的手书集———《艺术随感手书集》。